保險公司縣域機構監管和風險防控將迎來進一步強化。9月6日實盤配資,金融監管總局印發《保險公司縣域機構統計制度》(以下簡稱《統計制度》)。從統計范圍和口徑看,主要包括原保險保費收入以及各級分支機構的設立情況和從業人員等?!督y計制度》要求保險公司應當高度重視縣域機構數據填報工作,并于每月10日前報送上月報表,首次數據報送為10月10日前。
圖片來源:金融監管總局
在業內人士看來,《統計制度》的出臺,意味著保險公司將提供縣域市場經營情況的“動態視角”,這對保險公司提出了更高的數據整理與合規性要求。保險公司應積極響應,將《統計制度》的實施視為提升自身數據管理能力、深化市場理解、優化風險管理與業務決策質量的重要機遇。
中支、營業部均納入統計
《統計制度》規范了保險公司縣域機構的監管統計要求,明確了統計范圍、統計口徑和報送要求等?!督y計制度》要求報送的具體內容包括,各行政區域的原保險保費收入、賠付支出;有關險種的保險金額、簽單數量、新增保單件數、期末有效保單件數;各級分支機構和從業人員數量等。
保險公司縣域機構統計報表包括《財產保險公司縣域機構統計表》《人身保險公司縣域機構統計表》。具體來看,財產險公司縣域機構需要填報保費收入的險種,包括企業財產保險、家庭財產保險、工程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保證保險、船舶保險、貨物運輸保險、特殊風險保險、農業保險等。人身險公司縣域機構原保險保費收入統計的維度包括人壽保險、年金保險等,也需按銷售渠道、繳費方式、險種設計類型統計原保險保費收入。
《統計制度》所稱分支機構,是指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公司管理規定》申請設立并已獲得監管批復的分公司、中心支公司、支公司、營業部和營銷服務部。
此外,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賠付支出等數據的填報,原則上應以出單機構注冊地為準。對于互聯網保險等業務,應當采取合理方式分攤至分支機構或虛擬機構,未設立分支機構或虛擬機構的可填報到總公司本級。
據了解,虛擬機構是指保險公司在某地區未設立分支機構,但基于在地統計原則,為進行數據歸類和匯總統計,而在保險統計信息系統中創建的虛設機構。
“進行縣域機構相關數據統計是非常必要的?!北娡袔吐摵蟿撌既思婵偨浝睚埜駥Ρ本┥虉笥浾叻治?,通過統計保費、賠付支出等關鍵數據,保險公司能夠更準確地評估縣域市場的風險狀況,從而制定相應的風險防控措施。這有助于維護保險市場的穩定,保護消費者權益。統計人員數量、保險金額等維度的數據,有助于保險公司了解縣域市場的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這將為企業制定市場策略、優化資源配置提供重要依據。金融監管總局對保險公司提出明確的數據報送要求,是為了加強監管力度,確保保險公司的合規經營。通過定期報送數據,監管部門能夠及時發現并糾正市場中的不規范行為。
首次報送開啟倒計時
從報送頻度來看,《統計制度》要求按月報送保險公司縣域機構統計數據。
目前,首次數據報送已進入倒計時階段。根據報送要求,保險公司應當按照本制度在每月10日前報送上月報表,遇法定長假可順延3個工作日。保險公司應當于2024年10月10日前完成首次數據報送,即報送2024年9月數據,并于12月15日前補充報送2024年1—8月數據。
在業內人士看來,《統計制度》落地過程中,部分保險機構或面臨不同程度的數據管理、數據質量、人員培訓、合規意識等方面的考驗。
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金融機構治理研究室主任郝臣表示,對于縣域保險分支機構而言,盡管每月10日前提交上月報表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統計工作的負擔及潛在成本,但這一要求同時也構成了提升其數據治理能力的寶貴契機。以此為切入點,可以推動分支機構管理與治理的數字化轉型進程,從而在長遠視角下,為分支機構的可持續與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統計制度》指出,保險公司應當高度重視數據填報工作,明確數據報送的歸口管理部門及責任人,建立健全數據填報和審核的機制流程,確保數據報送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對于數據存在錯報、遲報、漏報和瞞報等情況的,金融監管總局將視情況采取監管措施,嚴肅追究公司及相關人員責任。
金融監管總局表示,下一步,將扎實推進《統計制度》落地實施工作,指導保險公司及時準確上報相關數據,并加強保險公司縣域機構風險的監測分析,持續提升金融監管支局監管能力,做好縣域保險監管工作。
對于保險公司如何做好相關的統計工作,北京工商大學中國保險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寧威表示,按照制度的要求進行統計和報送,這一工作將成為保險公司的日常工作之一,這意味著保險公司要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做好成本控制,并確保數據報送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
監管深入“毛細血管”
《統計制度》發布對規范縣域數據監管、提升監管效能具有重要意義。
金融監管總局表示,為完善保險機構縣域監管統計,充分發揮金融監管支局功能作用,強化保險公司縣域機構監管和風險防控,特制定《統計制度》。
“數據是監管的有效抓手,數據的搜集與整理也是非現場監管的重要環節,因此監管機構發布《統計制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該制度的出臺,一方面規范了縣域分支機構的數據監管統計要求,讓縣域分支機構有標準可依;另一方面,將大幅提升各監管支局的監管能力與水平,進而將四級垂管架構中的第四級做實并釋放監管效能?!焙鲁挤治龅?。
郝臣進一步表示,2024年4月8日上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縣域監管支局統一掛牌,這也標志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系統“總局—省局—分局—支局”的四級垂管架構正式建立。分支機構是監管的重要對象,監管機構會對其設立、運營、風險管理等進行全面監管,這也是保險機構區別于一般公司或上市公司的重要體現。
數據統計在保險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監管機構進行有效監管的重要工具,也是保險公司進行業務決策、風險評估、產品設計和定價等方面的基礎。一方面,通過精確的統計,保險公司能夠更準確地了解市場狀況、客戶需求和風險情況,從而制定出更為科學合理的業務策略和產品方案。另一方面,統計還能夠為保險公司提供歷史數據的回溯和審計依據,確保其業務的合規性和穩健性。寧威表示,《統計制度》明確要求數據統計要“精確”至保險公司縣域機構層面,旨在將監管深入至保險公司業務經營的“毛細血管”中。此次要求報送的數據,大多為保險公司的基礎財務數據,通過每月定期的報送,能夠鎖定歷史收支數據等,從而為未來的回溯工作提供依據。
北京商報記者胡永新實盤配資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配資炒股門戶觀點